时间:2023-06-16 11:37:53 | 浏览:1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北京中医药大学 钟一嘉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传说有这样一种生物,夏时为草,冬则成虫。生于皑皑雪山,长于千年冻土。它被捧为神药,其被神化的程度堪比天山雪莲。而它也曾价格亲民,早年间一包普通香烟便可换来一斤。
后来它被抬上神坛,加上"包治百病"的光环,身价暴涨,赢得"黄金草"的美名,无数人为之疯狂。
它就是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片库)
它的传说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但传说终究只是传说。首先我们要明确,冬虫夏草并不是虫,也不是草。
那冬虫夏草究竟是什么呢?它真有那么值得追捧,可以当成高级保健品来防治百病吗?让我们从它的诞生开始讲起吧。
冬虫夏草其实是我国190多种虫草中的一种,本质上是一种真菌,归真菌门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该菌种是我国青藏高原上独有的一种虫草菌(又名中华虫草菌),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等地区。
冬虫夏草菌只寄生于一种蝙蝠蛾幼虫。能够有幸成为(或者说不幸沦为)冬虫夏草的那种蝙蝠蛾科昆虫的幼虫叫虫草蝙蝠蛾,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地底下,喜低温,把植物根茎当成主食。
△虫草蝙蝠蛾(图片来源:http://s1.sinaimg.cn/large/4ae47d97h7a5c39c31960&690)
它的一生十分曲折,出生于盛夏(每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基本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当了孤儿。为了躲避严寒,它的童年一直在地下冻土中越冬。过完生命中第一个冬天也不敢出来透气,老老实实在地下室蜗居。
如果走运,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的话,在地下熬上两至三年,它就会离开蜗居了大半生的地下室来到地面上接受阳光和雨露,羽化成蛾展翅高飞。
“虫生”发展到这一步真是一个守得云开见月明,破蛹成蝶一般的美丽故事。然而经验告诉我们,一般完美圆满的情节都不会太长,要么是为新的冲突做着铺垫,要么则说明故事快要到结尾了。虫草蝙蝠蛾当然也不例外。
它刚从地底下出来时呈白色,一小时后就会变成棕红色,再后又转变成棕黑色。它全身长满花斑,振翅翩飞犹如彩蝶。精神高亢的它在花丛中上下飞舞,却不吃不喝,只忙着一件事。
那就是啪啪生娃!
而生命的延续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一般羽化后几小时雌蛾即开始产卵,交配后产卵更多,雌蛾平均产卵400粒至500粒,最多的可达700粒。产完卵雌蛾立即死亡,雄蛾亦很快殉情。从羽化成蛾到死亡一般为3天,当真是昆虫版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产下的卵一般留在植物花叶上(父母的洞房即产房)。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一个月左右时间卵便可孵化成白线头似的小虫。小虫一蜕掉卵壳就急急忙忙钻入土壤中,并在地底下筑起上下相连的隧道,随气温变化在隧道中上下移动。
隧道曲折蜿蜒,上下相通,堪称一座立体式防御工事(可参考《地道战》系列)。幼虫耐饥饿能力和耐寒性极好,就是严冬酷寒冰冻三尺也无所畏惧。虽然幼小,却很顽强,它僵而不死。接下来又是漫长的蛰伏,等待光明……
△(图片来源: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20214784146564859.html)
完成越冬的幼虫会在接近地面的隧道中化成蛹,随后蛹羽化为成虫。成虫继续接过父辈的旗帜,为了种族的延续而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但是,以上所有蝙蝠蛾的幸福生活,都需要足够好的运气。如果蝙蝠蛾幼虫在蛰伏过程中遇见一位不速之客,它的生命轨迹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它将失去灵与肉,只剩一个躯壳留在世间。
这位不速之客就是冬虫夏草菌。
冬虫夏草菌喜欢在低于25摄氏度的温度下活动,且格外钟情于虫草蝙蝠蛾的幼虫,每每见之,必与之合体。冬虫夏草菌一般需要3至5年方可成熟,成熟时会产生大量的孢子体。每一个火热的夏天,在蝙蝠蛾孜孜不倦地繁衍后代,产卵于花叶或者地面上的同时,冬虫夏草菌也在不断把自己的子女送出家门,孢子体们"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路随风飘荡。
△成熟的冬虫夏草菌(图片来源:http://www.404wx.com/)
当蝙蝠蛾小虫从卵中破壳而出,正打算钻入泥土里开始自己的"荒野求生"时,看到了这一幕的球形冬虫夏草菌孢子便会立刻"紧急迫降"。只要一遇到蝙幅蛾幼虫,虫夏草菌孢子便立即钻进幼虫体内寄生,然后不断蚕食幼虫体内的养分直至其死亡。钻进了土里的小虫也并不是万事大吉,孢子降落后并不会"落地成盒"立即死去,而是散落在地,耐心地等待着。当出现各种降水时就随着水流下渗入土层中。幼虫们真是人在家中坐,灾从天上来,如果不幸在隧道里遇上了顺流而下的孢子,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孢子会"赖"在幼虫身体内,任凭幼虫怎么赶也不走。一旦环境适宜,孢子就会发育成菌核,同时萌发出芽管,这些尖状的芽管通过幼虫的口腔、气孔等一切有可能的通道侵入幼虫体内,并在幼虫的体内形成真菌菌丝。真菌菌丝充分利用幼虫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直到把幼虫的生命耗尽,最终成为被菌丝充满的一具"木乃伊"。
受真菌感染的幼虫十分悲惨,在地底下也寝食难安,不断蠕动,往往最后翻滚到距地表2至3cm的地方,头上尾下,含恨而死。这就是“冬虫”。来年的5,6月份,虫子的头部长出一根深棕色酷似小草的长棒,一般会露出地面,这就是“夏草”。夏草是由真菌菌丝组成的子座。
完整的一株冬虫夏草是以虫体和真菌子座相连而成。其中以完整,虫体丰满肥大,外色黄亮,内色白,子座短者为佳。
冬虫夏草的形成过程(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冬虫夏草原是一味中药,主要功效为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平喘,镇咳,祛痰作用。2003年非典时期,出现了冬虫夏草能包治百病的传言,一代"神药"就此正式C位出道。之后,商家们更是给它加上了"防癌抗癌""延年益寿"等光环,从此进军高级保健品界,风光无限 ,其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2007年价格攀上巅峰,每千克2000条规格的冬虫夏草每千克高达20万元。
由于冬虫夏草被不断热炒,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假冒的产品,即便是真品,为了增加冬虫夏草的重量,商贩也常常添加金属杂质,如铁粉,铝粉,铅粉等。在16年对各类冬虫夏草产品的抽检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受检品中砷含量都远超国家标准,长期服用存在较高风险。
在上世纪50年代,德国的科学家在虫草中发现了虫草素,研究认为虫草素有一定的抗菌、抗癌作用,这也成为无数商家炒作其各种神奇功效的根据。但经过研究,并非所有的冬虫夏草中都含有虫草素,而且即使检测出含有虫草素其含量也极其低微,根本达不到治疗作用,另外一方面冬虫夏草的重金属含量已经超标,长时期食用的话恐怕对人体的健康弊大于利。
早在2016年原食药监就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消费提示声明,“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 毫克/千克,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而相关研究也表明,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或纯粉片等产品可能会造成砷在体内蓄积过量,引起肾功能恶化、颜面及四肢浮肿加重、尿少、心包炎、心慌气短、心律失常、心前区痛、头痛、烦躁、面部红斑等。
同时,至于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抗癌"功效,也有不少相关科研团队对其进行研究,并证实只是市场营销下的一个噱头,其功效被严重夸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高强团队在《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一文中表明目前冬虫夏草的成分已基本清楚:野生冬虫夏草中含水分10.83%,粗蛋白29.1%~33%,粗脂肪8.62%,总糖13.94%~24.20%,粗纤维18.5%,水分10.8%,灰分8.64%。此外还含有氨基酸、脂肪酸、核苷类物质、甾醇、7%~9%的甘露醇、多糖等,这些成分是冬虫夏草发挥可能的生理活性或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但这些物质并不是冬虫夏草特有的,目前也并没有发现冬虫夏草中含有特有的活性成分。
图片来源:南方日报客户端
而2018年2月27日,原食药监发布《这4种保健品不保健,千万别花冤枉钱了!》,第一个直指冬虫夏草。
2018年3月8日,原食药监又发布《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应将冬虫夏草从保健品行列中剔除。
冬虫夏草不应该再作为保健品没事来几克了,大家在看到广告里吹得天花乱坠的冬虫夏草各种功效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咨询专业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服用,千万不能在事关自己身体健康的事情上马虎大意。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均已获得授权)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Vol.9 假如人类的正常体温上升1度……
Vol.8 啪啪啪时被另一半吃掉是什么感受?
Vol.7 蚊子:恕我直言,我也是受害者
Vol.6 现在!立刻!给猪!道歉!
Vol.5 交配后断掉的小丁丁,是送给雌性最硬核的彩礼
Vol.4 收集静电,能不能取代三峡电站
Vol.3 我们用“公式”分析出了郭德纲相声好听的原因
Vol.2 它们吃东西的样子,可没有在你餐桌上的时候好看
Vol.1 如果地球只剩一男一女,人口回到70亿要用多少年?
冬虫夏草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即的一款滋补食材,作为中国传统滋补三大珍品之一的冬虫夏草,目前已知的食用方式千奇百怪导致很多人群错误跟风,食材的营养流失严重!如何正确的食用冬虫夏草是一个非常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鲜与鲜寻带你了解冬虫
中医中药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了,其中在唐代开元年间的《道藏》里有九大仙草的说法,分别是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深山野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和苁蓉,这九种药品称为九大仙草,说明不但名贵,而且药用价值很高。石斛是九
大家好,我是鱼胶爱好者,冬虫夏草是与人参同等的名贵滋补药材,但是人们在食用上存在许多疑问,对冬虫夏草的功效也不明确,那么今天鱼胶爱好者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大家最关心的冬虫夏草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每天应服多少量冬虫夏草最适宜?野生冬虫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之前我一直觉得冬虫夏草是两种药材,冬虫跟夏草。后来我才知道冬虫夏草实为一体。那么问题又来了,冬虫夏草到底是“虫”还是“草”呢?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
冬虫夏草,属于虫草中的一种,既不是虫也不是草,它是由麦角菌科的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的虫草蝠蛾的幼虫上,形成虫壳包裹着真菌丝的结合体。简而言之,冬虫夏草是真菌与昆虫幼虫的结合体。形成冬虫夏草的主角之一虫草蝠蛾,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高海拔地区
冬虫夏草是虫与真菌共生形成的珍稀药用菌,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强壮的滋补类中药,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大宝”,享誉全球。冬虫夏草最早出现在藏医药学著作《月王药诊》,记载其功效为:“治肺部疾病”;《藏医药》记载其功效:“补肺益肾,强精,化痰”;
青藏高原特有的冬虫夏草拥有“高原软黄金”的美誉,由于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及分布地域的局限性,使其十分珍贵独特,但是冬虫夏草并不能包治百病。它的主要功效在于润肺、止咳、化痰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另外,有人认为冬虫夏草是抗癌奇药。但事实是,国内外肿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别称冬虫草,是名贵中药,与人参、鹿茸合称中国三大补药。来源是冬虫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虫的复合体。或曰:为肉座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与幼虫尸体。冬虫夏草的形状鉴别
冬虫夏草是名贵中药材,其伪品种类很多,亚香棒虫草为较常见的伪品之一。亚香棒虫草与冬虫夏草形状非常相似,二者生长过程一样,但侵入到幼虫体内的真菌却不相同,侵入冬虫夏草的是麦角菌,而侵入亚香棒虫草的是亚香棒菌。尽管外形相似,性质截然不同,长期服
来源:新京报冬虫夏草被踢出保健品圈子,说明相关机构终于开始在中药的功效认定上开始迈向现代,倾向于用科学试验来检验中药的实际效果。冬虫夏草历来被视为保健珍品和尊品,每年四五月是新鲜冬虫夏草的采摘、销售旺季。不过,继2016年2月4日原国家食品
“甘,寒,无毒”,这是医书上对“金蝉花”的记载,在民间,金蝉花被当做冬虫夏草的代替品,营养价值高且价格低廉,不少市民自行上山采摘。然而,7月26日凌晨2点多,宁波一家医院收治了一名吃“金蝉花”中毒的病人,一度呼吸心跳骤停!金蝉花是蝉花的一种
冬虫夏草【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肉座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与幼虫尸体。【性味与归经】甘,温。入肺,肾经。【功效】滋肺补肾,止血化痰。【临床应用】用于肺虚咳血,肾虚阳痿等症。本品有滋肺阴,补肾阳的作用,为
周女士的二姐得了癌症,目前正在医院接受化疗。周女士去医院探望姐姐,看到姐姐几乎变了一个人似的,脸颊凹陷,双眼无神,整个人十分憔悴。医生也说她身体虚,抵抗力在下降,天天很多汗,让家人注意饮食护理。周女士想给姐姐补补,想起有人说冬虫夏草很补,可
专家提醒:冬虫夏草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2018年3月8日,该网站发布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是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继2016年2月4日发布该通知后的第二次发布,可见国家食品药监部门对该通知的重视。来源新快报另外,原
虫草,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印象中就是稀有的药材的代名词之一。那么虫草具体是指什么呢?它到底是怎么吃的呢?今天和兰青生物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虫草全名冬虫夏草,“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冬虫夏草是个宝”。虫草是冬季真菌寄生于虫草蛾幼虫体内,到了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