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0:40:44 | 浏览:39
我经常会接到朋友的电话,咨询我探望病人送什么药材才最合适?遇到这种问题我第一时间会询问朋友要探望的病人是什么疾病,然后根据不同的疾病给予建议不同的药材。西洋参会引起脾胃虚寒的人不适,枫斗有胃部疾患的不适合,人参体质偏热的人会火上浇油,海参还是算了吧(具体原因以后有机会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我觉得最百搭万能的送礼佳品还是“冬虫夏草”,适应面最广,副作用相对来说最小。但是虫草如此昂贵,它究竟有什么具体的疗效呢?
首先我来说一个冬虫夏草最有名的故事,网络上比较流行的说法,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话说公元690年,武则天(624年-705年)晚年体衰多病,咳嗽不止,太医束手无策。御膳房康师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记得在家乡时,老年人用冬虫夏草炖鸡滋补身体,想给武则天做一道试试看。鸡是“发物”,有可能引起老病复发,于是康师傅改用鸭子取而代之。鸭子炖好后,康师傅端给武则天品尝。不料武则天见汤里有黑糊糊的似虫非虫的东西,认定是康师傅要害她,欲以谋杀罪处之。御膳房的李师傅与康师傅是同乡好友,想救康师傅,他将20根冬虫夏草塞进鸭肚里,炖汤给武则天服用,武则天服用数日后咳嗽即痊愈了。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李师傅即救下了自己的同乡又治好了武则天的宿疾,看着这个故事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其实这可能是一个假传说,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武则天的时代里冬虫夏草是没有药用记载的,在唐代的医书里没有冬虫夏草的记载。所以理论上御膳房的师父是不会知道冬虫夏草能治疗咳嗽的。
冬虫夏草被用来药用的历史非常短暂,历代医书中均未记载此药,一直到明代的《本草纲目》中也没有冬虫夏草的任何记载。冬虫夏草最早被记载是在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中,此书于1757年刊行,距今仅二百多年,所以网络上关于冬虫夏草与武则天的传说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在武则天的时代至少没有官方刊行的医学书籍中出现冬虫夏草。至于虫草与秦始皇、唐明皇的传说也就更不用当真了。
虽然冬虫夏草被药用的年代不久,与人参这一类老前辈比起来,的确算是中药界的“小鲜肉”,但它的疗效还是值得肯定的,根据《中国药典》的记载,冬虫夏草的主要功效是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软,久咳虚喘,劳嗽咯血。因此对于老慢支,哮喘,肺气肿甚至是肺癌的人群,冬虫夏草的确是一味滋补佳品。
冬虫夏草这么昂贵,大家总要有一些鉴别的常识,防治上当。我们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为标准来鉴别,其性状特点为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简单来说,就是先看外形,以完整、虫体丰满肥大、外色黄亮、内部色白、子座短者为佳。再看其足,应该有8对,在近头部有3对退化的足,中间部分有4对足,尾部有1对。背部的环纹明显,一般来说具有三条细一条粗的或三密一疏的特点。头部眼睛颜色红棕色或棕黄色(西藏那曲所产虫草眼睛颜色为黄色,青海玉树所产虫草眼睛颜色偏褐色,其它地区所产的多为红色或深褐色)。草头上具有韧性,草体颜色渐变。在气味方面具有一定的腥味或者菌菇特有的一种气味。虫体与真菌子座应具有自然性连接。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其折断面,将冬虫夏草掰开后有明显的纹路,虫草中间有一个类似“V”形的黑芯,有些也可能是一个黑点。这黑芯其实就是虫的消化线。鉴别时一定要结合整体来看,别放过一个细节。
冬虫夏草的“假货”很多,比较常见的且比较容易区分的是蛹虫草,药材习称北虫草。此外还有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和一种唇形科植物地蚕及草石蚕的块茎来伪充冬虫夏草。随着科技的进步造假手段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现在也有用面粉、玉米粉、石膏等加工品来为冒充冬虫夏草。也有用拼接的手法,将一些断裂的或者半真半假的虫草拼接起来。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尽量去正规的地方,防治受骗上当,中药材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切勿贪小便宜哦!
冬虫夏草服用多少剂量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呢?根据国家的药典规定冬虫夏草的用量是3~9克,如果按照一般大小规格的冬虫夏草1克大约是4~6根,如果要达到药典规定的剂量最起码一次要服用12根以上,那是相当的昂贵。而且根据《中华本草》的记载冬虫夏草的经验用方都要用到15~30克,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普通人是比较难承受的。所以在购买与服用冬虫夏草的时候请大家做到心里有底,在疗效与价格之间做出理智的选择。
我经常会接到朋友的电话,咨询我探望病人送什么药材才最合适?遇到这种问题我第一时间会询问朋友要探望的病人是什么疾病,然后根据不同的疾病给予建议不同的药材。西洋参会引起脾胃虚寒的人不适,枫斗有胃部疾患的不适合,人参体质偏热的人会火上浇油,海参
冬虫夏草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即的一款滋补食材,作为中国传统滋补三大珍品之一的冬虫夏草,目前已知的食用方式千奇百怪导致很多人群错误跟风,食材的营养流失严重!如何正确的食用冬虫夏草是一个非常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鲜与鲜寻带你了解冬虫
中医中药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了,其中在唐代开元年间的《道藏》里有九大仙草的说法,分别是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深山野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和苁蓉,这九种药品称为九大仙草,说明不但名贵,而且药用价值很高。石斛是九
大家好,我是鱼胶爱好者,冬虫夏草是与人参同等的名贵滋补药材,但是人们在食用上存在许多疑问,对冬虫夏草的功效也不明确,那么今天鱼胶爱好者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大家最关心的冬虫夏草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每天应服多少量冬虫夏草最适宜?野生冬虫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之前我一直觉得冬虫夏草是两种药材,冬虫跟夏草。后来我才知道冬虫夏草实为一体。那么问题又来了,冬虫夏草到底是“虫”还是“草”呢?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别称冬虫草,是名贵中药,与人参、鹿茸合称中国三大补药。来源是冬虫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虫的复合体。或曰:为肉座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与幼虫尸体。冬虫夏草的形状鉴别
冬虫夏草【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肉座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与幼虫尸体。【性味与归经】甘,温。入肺,肾经。【功效】滋肺补肾,止血化痰。【临床应用】用于肺虚咳血,肾虚阳痿等症。本品有滋肺阴,补肾阳的作用,为
冬虫夏草,又名冬虫草、中华虫草、夏草冬虫,简称虫草,是冬虫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虫的复合体,冬季真菌寄生于虫草蛾幼虫体内,到了夏季发育而成并因此而得名。药用冬虫夏草,最早的文字见于清朝汪昂《本草备要》(1694):"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
冬虫夏草——小故事武则天晚年体衰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尤其冬季,不敢轻易地走出寝宫。太医为治疗她的病,什么贵重的药品都用过,但是不见多少疗效。御膳房的康厨师跟随武则天多年,见她不思饮食,身体孱弱,便想方设法把饭菜做得既可口又有
【导读】冬虫夏草是一种特殊的虫和真菌共生的生物体。是冬虫夏草真菌的菌丝体通过各种方式感染蝙蝠蛾(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属昆虫)的幼虫,以其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能量来源进行寄生生活,经过不断生长发育和分化后,最终菌丝体扭结并形成子座伸出寄主外
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材。它是大自然绝妙的创造,形态奇特,非常神秘,是动物和植物的结合体。通俗的说,冬虫夏草的形成,就是一种真菌侵入了在土壤中等待羽化的蝙蝠蛾幼虫体内,蝙蝠蛾幼虫感染而死,来年春天真菌便从蝙蝠蛾幼虫头部生长出一个子实体(像一
●传说故事-冬虫夏草公元690年,武则天(624年-705年)晚年体衰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尤其冬季,不敢轻易地走出寝宫。太医为治疗她的病,什么贵重的药品都用过,但是不见多少疗效。跟随武则天多年的御膳房康师傅,看在眼里,急在心
冬虫夏草来源于麦角菌科虫属的药用真菌,性味甘、平,归肺、肾经,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始载于 《本草从新》,与鹿茸、人参并称为中药三宝。用于治疗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症。历代医家称为"诸虚百损至为上品",无论老、少、
御膳房的康厨师跟随武则天多年,见她不思饮食,身体孱弱,便想方设法把饭菜做得既可口又有营养。他记得家乡的老人常用“冬虫夏草”炖鸡滋补身体,便想给武则天做一道,试试看。但鸡是发物,有可能引起老病复发,他惟恐对武则天的病不利,于是用鸭子取而代之。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肉座菌科植物冬虫夏草 菌寄生于蝙蝠 蛾科昆虫绿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与幼虫尸体。【性味与归经】甘,温。入肺,肾经。【功效】滋肺补肾,止血化痰。【临床应用】用于肺虚咳血 ,肾虚阳痿等症。本品有滋肺阴,补肾阳的作用,为一种